很多电车的空间宣传越来越像健身房广告:数字很猛、动作很炫,结果真上手,才发现用起来别扭得很。比如说5米左右的车长、2米9的轴距、1米9的车宽,一听就是“大SUV”标配。但你真坐进去呢?三排布局很不科学,噱头零重力在中间顶着前面也挡着后面,地板中间鼓包、后备厢像三角斜坡,真正舒服的空间没几处。这其实不是我们想要的空间大,只是是把空间“浪费得很大”而已。
#与众06#是另一种思路。
尽管这车,长只有4663mm,车高1610mm,在现在这个“比大”的市场里,根本不算起眼。但实际乘坐空间,其实不虚。轴距2766mm+电动车专用MEB平台,把座舱最大限度往前压,副驾也做了上扬式坐姿优化。后排座椅不厚,但角度刚刚好,腿能自然下垂,中间也不是坐个“半座”而已。前排开得舒服,后排也不憋屈。这才叫“有用的空间”对吧?“吓人的参数”并没有用。
这种“小车体+大利用率”的思路,其实是以前大众高效工程风格的延续。
它靠的是结构和动线的高效分配,而不是用尺寸堆感受,车内储物格子都是巧思、中央扶手很实在、后备厢放倒之后搬个小家具不费劲。现在看多了那种“视觉大”“面子宽”的电车,再回头看与众06,你会觉得很轻松。
不是那种“天哪这车真大”的感觉,而是“嗯,这车真合适”的那种轻松感。
空间这事,其实从来都不只是看轴距和车高,尤其在电动车这个不用考虑前置发动机的时代,谁能把结构用好,谁才能把“真实体验”做得通透。
与众没抢眼球,但它把每一寸都花在了你坐得下、伸得开、用得着的地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