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型电动车市场又迎来搅局者。
7月27日,一汽奔腾推出的2026款小马以3.49万起售切入代步车赛道,最低配续航122km的定价策略引发讨论。


这种"买菜车"的定价逻辑看似击中刚需,但低配车型的续航里程在北方冬季可能缩水到70公里,实际使用场景存疑。
122km续航版本的推出是典型的价格锚定战术。五菱宏光MINIEV标准版售价已降至2.98万元,长安Lumin起售价4.99万,奔腾小马卡在中间价位看似取巧。若查看配置清单,低配车型缺少快充模块,安全气囊仅配备主驾驶位,空调系统在冬季续航测试中可能成为"电力黑洞"。去年某第三方机构实测数据显示,同级别车型在-5℃环境下续航达成率普遍不足60%,空调耗电占比超30%。

竞品间的配置博弈正在改变行业规则。五菱宏光MINIEV改款后全系标配ABS+EBD,长安Lumin提供双安全气囊,奔腾小马虽然给出主驾化妆镜、远程控制等差异化配置,但基础安全配置的取舍值得警惕。有业内工程师透露,微型电动车制造成本中电池占比已达45%,在3万价位区间每降低500元成本,就可能意味着减少0.5kWh电池容量或取消一个安全气囊。

市场检验才是最真实的考场。五菱宏光MINIEV月销仍保持3万台以上,但其用户投诉中充电效率问题占比26%。奔腾小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价格战,更要解决微型车普遍存在的"空调不敢开,暖风成摆设"的冬季窘境。建议潜在买家重点关注长续航版本,毕竟222km的理论续航在打折后勉强够用,而3年/10万公里的质保政策比花哨配置更实际。

微型车就该有微型车的觉悟。能遮风挡雨、不惧堵车、停车方便才是核心竞争力,花4万块想要特斯拉的体验那是想多了。但车企不能仗着价格低就偷工减料,去年某品牌微型车碰撞测试A柱弯折的教训还热乎着呢。这波定价看着香,真要下手还是得掂量日常通勤距离,北方老铁尤其得考虑冬天续航腰斩的风险。